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科室动态

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消化道出血危重患者

发布时间:2021-04-05 15:50:05 已有 人浏览

4月2日下午,平谷区医院消化科的电话骤然响起:“急诊抢救室需要消化科急会诊,一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放下电话,消化科二线副主任医师郭慧丽迅速来到急诊抢救室。郭慧丽边查体边询问病史,这是一位 6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既往心脏支架置入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3小时前出现持续鲜血便及血凝块,来院时已经出现意识恍惚,血压下降至测不出。这是典型的因消化道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急诊科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积极做好配血准备、快速补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此时最重要的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尽快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急诊科主任刘自新迅速召集相关科室会诊,因病情危重,即刻组织多科病例讨论,消化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麻醉科、检验科、医务处等相关科室迅速到达抢救室,输血科即刻通知血站调集全区抢救用血。此时是急诊内镜检查,是介入血管造影,还是直接手术?患者年龄较大,心脏基础差,无论哪种方法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经过紧急讨论,迅速制定出治疗方案:利用消化科急诊绿色抢救通道,快速输血补充血容量,待血压相对稳定后,带着床旁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抢救设备,直接进入手术室。麻醉后,消化科给予胃镜及结肠镜检查,发现出血部位,首先尝试内镜下止血,如止血失败或不能发现出血部位,由普外科直接转为开腹手术。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表示积极配合治疗。

2.jpg

患者经过快速补充血容量后血压相对平稳,在医生、护士的陪同下直接被推入手术室。气管插管麻醉成功,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匡哲进行胃镜检查,但并未发现出血部位,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心里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面对小肠和结肠,无论结肠镜还是手术寻找出血部位都非常困难。大家没有气馁,继续进行结肠镜检查,反复冲洗结肠内的血液,仍未发现出血病灶。但是,当结肠镜进入到回肠末段约20cm处,也就是结肠镜进镜几乎达到最远端时,发现肠腔内的血液消失,在场的所有人都出了口长气——由此可以判断出血部位为此处以下部位,这样寻找范围就相对缩小了。大家丝毫不敢放松,普外科主任张卫国果断决定开腹手术,切开小肠肠壁,利用结肠镜逐步探查,最后在升结肠发现新鲜血凝块及血液渗出,考虑结肠憩室伴出血,内镜下止血困难,给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1.jpg

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经过我院多学科医护人员联合抢救,患者转危为安,术后转至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已转至普外科进一步治疗。

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尤其是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在内科治疗无效时,应果断采取外科介入或手术治疗。但往往因出血具体部位寻找困难或出血暂时的停止而无法明确出血病灶,导致很难把握手术时机,或使手术时程延长。此患者在我院医务处和急诊科统筹协调下,经过多学科协作,最终找到出血部位,抢救成功,充分体现了我院在危重症抢救方面过硬的急救技能,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多学科紧密的高协作能力。

文/消化科 郭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