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八期第三版
创优质护理服务,领同行之先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创先争优树形象、医疗服务上水平”为活动主题,以做好医疗服务工作为活动载体,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结合医院管理年和争创三级医院活动,努力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首先,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率先将神经内科2病区及神经外科病区立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点病房,争取两年内在全院铺开,下面就将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和北京市卫生局“规范护理服务,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标兵”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护理部决定开展“规范护理服务,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标兵”活动,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方便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重点
一是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二是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三是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四是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临床护士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五是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六是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七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八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九是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十是医院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十一是医院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十二是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十三是护理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十四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鼓励医院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十五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在全院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十六医院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加强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向临床一线倾斜,实行同工同酬,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三、活动的主题及意义
活动的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目标是利用两年的时间,通过开展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到2010年底在全国范围创建10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60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简称“136工程”。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改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推广整体护理包干负责方式,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护士履行基础护理职责。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人的一生中,护理工作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各个阶段,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所以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是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受益的具体表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大量的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康复等工作需要护士来承担,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所以要求我们将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任务整合在一起,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做好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的切入点,只有通过护士密切照顾患者,运用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才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判断病人病情的早期反应,为病人的诊治提供依据。如果护士不在患者身边,照顾患者的都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家属或者护工,就很难发现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机会,贻误救治患者的最佳时机。基础护理不是简单的生活护理,是要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作支撑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护士专业知识的提高,体现自身价值。
四、开展情况
我院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两个示范病区,即神经内科2病区及神经外科病区,在两个试点病区公示分级护理内容及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接受患者的监督,增加基础护理服务,由护士完成患者所有生活护理工作,减少患者家属陪住,保证病室环境,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对于我院试点病区的护理工作,北京市卫生局委派的两位护理督查员给予肯定。我院总结了开展试点病区后的工作成效,向北京市卫生局上报了阶段总结表,应卫生局邀请,我院护理院长与护理部主任出席2010年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阶段总结会议,会议上确立我院为北京市十家重点联系医院之一,并且是十家医院中唯一的二级医院,这对我院的工作给予极大的肯定和鼓舞。
五、初见成效
第一,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我院调查,试点病房的患者满意度都达到了98%以上,患者及家属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赞美和表扬护士。
第二,患者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由于护士承担了全部的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特别是聘请一对一护工的比例明显降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第三,病房秩序进一步好转。试点病房比以前更加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休养环境。医院通过实施责任制,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让护士有更多时间工作在病房,病人呼叫情况基本消除。
六、职工和患者反响
护理人员的感受:我们试点病区召开座谈会,护士们均认为在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示范工程中,为病人的服务增多了,沟通增多了,病区环境变好了,患者满意了;陪护率降低了,护士服务到位,减少了家属的负担,降低了陪护的费用,家属满意了;护士与病人相处的时间多了,对病人病情观察到位了,医生满意了。真正达到了患者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病人的反响1、一位从神经外科监护室转到神经外科病房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其子女怕我们护士照顾的不周到,想自己守在身边尽孝道,任凭护士怎么做工作,其子女就是不理解,在一次护士为老太太冲洗会阴后,老太太跟子女说:“他们做的比你们好多了,你们别在这儿陪着了。”2、神经内科2病区的护士在给病人洗脚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两只脚的温度不同,及时反馈给医生,避免了血栓的发生。病人家属感激地说:“我们家没有值钱的东西,就有两老母鸡,明天我一定给你们地逮来!”病人的老母鸡我们不能收,病人能够认可我们的服务,就是给我们的最好礼物。3、李老爷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思想很保守,他觉得让漂漂亮亮的“白衣天使”给自己刮胡子很不成规矩,他极力反对,觉得是糟蹋人家,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才接受了服务,当他出院时他已将这些素不相识“白衣天使”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我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程刚刚起步,已初见成效,真正使患者得到了利益,得到了实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建设“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为促进平谷区医院发展建设、打造首都医学发展新空间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党办: 杨桂华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