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十一第二版


生死时速
平谷区医院——健康生命的寄托
快,快,快!狄长安副院长、王建云副院长、孙庆悦院长助理、普外科任秋英副主任医师、SICU刘亚玲副主任医师、急诊科刘自新副主任医师、麻醉科陈东升副主任医师、儿科毛慧玲主任医师等共同参与抢救,胸腹部超声:右侧胸腔积液、肝挫伤、腹腔积液,最深约1.7cm。头胸腹CT:左侧颧弓骨折、双侧气胸及双侧创伤性湿肺、肝损伤、腹盆腔积液积血。血HGB:97g/L,输血输液抗炎对症治疗,立即行气管插管。床边胸片提示右侧气胸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生命体征未见好转,复查腹部超声见腹腔液体增多(最深3.8cm),复查血HGB:77g/L,患者呼吸急促加重,情况逐渐恶化。狄院长急促的喊道:“就在急诊室就地抢救、剖腹探查,一分钟也不能等,否则小孩儿生命不保”。就这样,小“王成”(化名)的心跳、呼吸、血压逐渐趋于稳定,死神在我们的头顶上也望而却步。狄长安副院长亲自于床旁行开腹探查、肝破裂压迫止血、腹腔减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立即转往SICU继续进一步抢救治疗。
入院后诊断“胸部闭合伤、双侧气胸、双侧肺挫伤、左侧多发肋骨骨折、胸腔积液、上腔静脉挤压综合征、腹部闭合伤、肝破裂、失血性休克、腹、盆腔积液、左侧颧弓骨折、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多次请北京儿研所张晓伦主任会诊、指导治疗。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儿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于2010年10月13日行填塞油纱取出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小剂量泵入百普力行肠内营养。但在2010年10月18日患者血象逐渐升高,达22.2×109/L,考虑患者创伤较大,免疫力较低,感染加重,改用抗生素后2010年10月15日第一次脱机拔管,但36小时后因气道分泌物较多,呼吸困难,再次插管上机治疗。2010年10月20日行清创关腹术,术后患者腹胀明显,予胃肠减压及清洁灌肠后好转。最终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停用及静脉输液后体温正常,肠内营养逐渐过渡至经口摄入,腹部体征稳定,大便正常。
于2010年10月29日转入普外科病房继续治疗,予伤口拆线、对症治疗后于2010年11月1日出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我们这里太多的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全力抢救。“皇天不负苦心人”。谁说唯有血缘关系最亲?!在我们这里,医患亲如一家,每一位医护人员对待小“王成”(化名)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使小“王成”(化名)感到家的温暖,虽然腹部敞开,但仍然能时常看到纯真的笑容。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也许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无愧于我们的职业。在SICU外科重症监护室里,面对每一个垂危的生命,如果稍有疏忽,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每一个监护室里的工作人员认真谨慎到每一个细节,全力协作才能筑起一道“生命长城”。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祝愿广大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们,能够在平谷区医院得到最好的治疗,最满意的服务!
供稿:SICU 李振良